記錄│洪佳儒
課程開始播放一部影片,關於七星潭附近的一家雜貨店因全家便利商店進駐而減少生意。武重說,雜貨店老闆沒有思考為何全家造成生活影響,無法應變。他舉例,淡水有家稱「黑店」麵店,當第二代經營時,店面煥然一新,因此雜貨店不能怪罪全家搶走生意,暗自沮喪,也不能要求政府迫使全家遷離。惠娟認為,這現象是因為每個人喜新厭舊,但她比較喜歡雜貨店,較有人情味,且比較便宜,但缺點為店面不夠窗明几淨。細真說,這是競爭的年代,必須想辦法維持競爭力,找回客人,而非找藉口。元真分享自己家附近雜貨店店員會記住客人,具有人情味。金來覺得雜貨店若要保存原始文化,必須創新,利用傳統雜貨店原本和便利商店不同特色。元真說,便利商店提供訂貨等服務不斷更新,而漸漸喜歡便利商店,不只她自己喜歡坐在便利商店,取代到咖啡廳的習慣,也發現愈來愈多老人和她一樣坐在便利商店打發時間。木欽非常佩服,便利商店經營24小時,貨物擺放整齊,而且不斷點貨,確認數目。老師感慨可能老人不在之後,雜貨店也跟隨消失,而武重會想把雜貨店移到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作為樣板。老師也提醒,這個拍攝者(大學生)的結論為「沒有相關單位重視」,下結論時必須注意。武重認為是拍攝者的認知問題,將問題丟給政府。老師也提出另一個改善方式,不如拍出雜貨店需保留的價值,如雜貨店具有人情味的一面。當他自己拍攝雜貨店時的態度是為保留記憶,記錄令人懷念之物。
「我要讀冊」影片內容是關於高中要將體育館委外經營,蘆荻社大無法支付租金,居民慧誌爭取讀書權利。武重不知道拍攝影片背後目的,也許是有人想組織起來要求什麼?此新聞應該要用更全面的角度述說這個事件。元真認為是教育部政策,而且台北市很多社大等資源都可以讓人讀書,不是只想別人可以給我們什麼資源。細真說,國中也有補習教育,在台北受教育很方便,她也曾經歷長時間車程到木柵、世新學習。老師也提到,板橋社區大學快付不起租金,假設沒有板橋社大會怎麼辦?有同學說,現在很多大學也有推廣班。武重也說救國團有很多課程,另外,因議員不太認同而削減社大經費,有問題應該是找議員,而非政府。老師也提到社大有些困境,預算幾乎只夠支付租金,很難經營。看慧誌的生命經驗時,不能說她資質差,可能因為家境困難而無法讀書等等原因,她覺得在社大有機會學習、展現自己,參與社大課程前後變得不一樣,而對社區大學產生情感。老師也說,必須考量每個人條件不同,可能有些人外出活動受到阻難,如果社大不在附近,就會因此喪失學習機會。
另外老師也說到,板橋社大快無法支付租金。元香認為社大是大家的資源,社大本來就不是營利組織,應該用較便宜租金租給社大。政府推行終身學習,卻考量收入,還要推行社大?武重說,社大全權負責,選擇租處是社大的問題,如租房子,所以責任不在政府,而在社大主辦單位。另外,影片中受害者是否有和其他單位溝通等,新聞必須清楚敘述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惠娟說如果政府注重社大教育,必須好好規劃,問題不在經費,而要做與否來自利益考量,顯示政府不重視人民的終身學習。金來也說,松年大學學費很便宜,是政府沒有經費投入社區大學。老師說,可以多思考片中主角的處境,設身處地感受,但惠娟認為若非置身該處境者便無法想像。老師說,拍片需要想像自己是在該處境的人,才能拍出好的影片。
第三部影片關於一群社頭鄉小朋友拍攝織襪產業的紀錄片。貞宛說,影片中小朋友以表演串場,帶出另一個主題、分段,此方式可以讓大家參考,可以想想串場、開頭的方式讓影片更有趣。元真提問是否有腳本,貞宛回應,可以先拍攝、訪問完才想如何剪接,不一定一開始就有完整架構。老師則認為,十五分鐘的影片應要有腳本,但他覺得先讓同學玩拍攝有了心得,下學期經過研究、蒐集資料再產生腳本,並按照腳本拍攝,但目前對學員較困難。
下星期仍是將自己作品帶來,觀賞大家的作品,互相給與意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