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沈昆賢
三月早春的夜,下著微雨的板橋透露著趣味盎然的生氣。板橋社區大學的新學期也開始了,不僅僅是為了和老學員再聚,也迎來了不少初來乍到的新面孔。冒著春雨而遲到的我,也是生疏的新手,正為著新課程「樂拍俱樂部」擔心。畢竟,陌生的新群體往往最難融入。
踏入了教室,蕙如學姊正在熱情地破冰,還不時的給我不必緊張的暗號,這才知道其實沒什麼好顧慮的。她在兩張合併的長桌上放了一張大大的黃紙,讓每位新學員把自己的手型描繪上去。五支手指頭裡,填入了大家的住處、興趣、偏好顏色等等個人特色,在開放的一張平面空間,同時展示自己也認識別人。更有趣的是,我們還把自己和別人相似的特徵用畫筆連線在一起,好像自己的手指和別人纏上了一條線似的,產生了奇妙的連結。「齁,線都撞車了!」美英阿姨說。的確,仔細一看,原來我們這些「陌生人」彼此之間竟有如此多的共通點:對攝影共通的愛好、都期望可以學習採訪寫作、都偏好藍色綠色……。或許,相聚在這裡不只是萍水相逢,而可能代表著一種更美好的、共通的可能性?
趁著這種奇妙感覺的蔓延,蕙如學姊緊接著開始介紹媒觀,也詳盡的把媒觀在社大的歷史交代清楚。原來,除了透過行動抗議、辦刊物、舉辦營隊等方式來監督主流媒體,媒觀的另一項主要宗旨便是教育。評鑑兒童節目,替父母們把關節目品質就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工作。而在社區大學開設課程更是媒觀從三年前開始的一項深耕工作。起步時,課程傾向於讓教師與家長學習如何不讓孩子受到媒體的不良影響。隨著大媒體環境的改變,課程也漸漸的調整為如何讓參與者「自己成為媒體」的理念,才有今日的「樂拍俱樂部」。
簡而言之,透過這門課程,媒觀希望學員能夠獨立於主流媒體之外,自己建立一套方法來整理新聞。透過採訪、攝影、上傳新聞至PEOPO(撇步)平台等的練習,在這學期我們將學著用不同於以往主流媒體(或說我們的雙眼)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甚至,我們將自己創作報導、攝影作品來和同學交流,除了學著讓自己的作品會「說話」,更要去傾聽別人的作品「說的話」。蕙如學姊介紹至此,放出了一些帶有濃厚故事感的泛黃人物照,以及幾張板橋地區的老照片。她表示,這學期為了引導我們,課程有一些有趣的主題安排:首先要「認識自己」,藉由尋找自己的老照片佐以文字介紹,來呈現一部自己的簡易生命史。「每次課程進行到這裡都會很精彩!」她邊介紹一張同時有兩位祖母的老家庭照邊說。當我們能夠介紹自己後,再進展到「認識社區」。藉由實拍板橋社區(拍拍走)的「戶外教學」,我們可以以鏡頭和底片記錄社區的每一個角落、認識自己居住的環境的點滴,也拍下歷史劃過的痕跡。
龐大的計畫介紹結束,美英姐看起來有點壓力的表示寫作是很困難的,但是她也願意嘗試。素蘭姐則大方的說:這就是她想要的課程!蕙如學姊則是不斷的告訴大家:其實真的很簡單!眼看還有時間,學姊決定搬出暖身遊戲「美食新聞大比較」,來帶領大家更輕鬆的進入這個課程。她丟出了食尚玩家、蘋果動新聞、蘋果日報、媒觀社區報等四份雖然都在報導板橋美食,但形式各不相同的節目或刊物,把我們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在熱烈的討論及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般觀眾的角度,和在地人報導的角度大有不同。其中,前者針對的可能是價格、食材、娛樂化的資訊,但在地人卻更在乎商家背後的故事與人情味、食物製作手法和生產過程等等。從這個有趣的練習,我們也簡單輕鬆的達到了今天課程介紹所說的:練習從不同角度看一件事的目標。
三月早春的夜,板橋社大第一堂「樂拍俱樂部」開跑了。相互叮嚀著要回家尋找老照片,這堂又拍又寫、邊走邊玩的新課程看來是令大家期待的。除了跟著大家一起拍拍走走,我也很高興之後能記錄這堂課的種種。拿起相機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