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授課教師依然是受到學員歡迎的朱妤老師。上課一開始,朱老師問大家從哪些管道看到廣告,發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無處不是廣告的身影。接下來老師問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支廣告,明哲大哥提到一支很久以前的「樺樹奶粉」的廣告,讓大家驚訝不已。而國強則是破了老師的梗,提到了全聯社找小朋友來拍的一系列廣告。
接下來,朱老師開始講到一些理論面,例如廣告的定義是什麼?廣告的訴.求有哪些?基本上,廣告的製作拍攝會依產品的屬性要針對的消費群,有非常多種訴求。最常被用到的,有品味、代言人、恐懼、性、經濟、健康訴求等等。副班代佩靜分享了家樂福、屈臣氏等廣告,也是經濟訴求,麗卿姊分享了吳念真的代言人廣告;佩靜又提到維士比的廣告,其實是借助周潤發的英雄形象來指涉台灣勞工的在地英雄形象。
廣告透過訴求模式,把廣告變成不只是在賣具象的商品,更是抽象的品味、幸福、美麗等等。特別是內衣廣告,透過男性的眼睛來看女性的身體,經常讓女性身體有被物化現象。
在下面播放的「換個角度看電視」中,主持人王偉忠解開了很多似藥非藥的藥品廣告的幕後真相,其實購買這類東西要看三個衛署核准字號來認定,分別是藥粧字號、健食字號以及藥字號,只有真正的藥字號產品,才具有真正的療效。但電視上及各種媒體上卻可能出現各種藥品、健康食品的廣告,找來醫生、營養師的背書,讓閱聽人很容易相信,但事實上,醫生和營養師是不能為醫藥產品做代言的。
最後,朱老師講了一個閱聽人商品論的概念,大家恍然大悟原來媒體商品是雙頭賣,先賣給閱聽眾,再用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去賣給廣告主。然後看廣告的我們,再去消費廣告主所賣的商品。因此,在看廣告買商品的時候,真的要多加考慮。再來,我們更可以針對特定案例,號召同好,透過投書、打電話、網路等方式來抗議,切勿喪失做為一個閱聽眾及消費者的權益。
到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去逛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