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社大|7月24日|第六堂|照片,怎麼說一個有深度的故事?
記錄/陳家豐
記錄/陳家豐
經過上週的外拍行程探訪後,本周可歆請大家把上周所拍攝的照片;依照自己對淡水文化、生活、歷史和經驗的想像,選出幾張照片串連成一篇照片故事,每位學員們都以不同的觀點切入外拍的課程中,真的非常豐富又有趣。
第一位分享的朱大哥,用拍攝幾張不同感覺的「門」的相片;帶入了政府公共建設與公部門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是值得每位公民深刻探討的問題;朱大哥透過每個感覺不同的「門」;從不同面相來解釋「門」的意涵,從每個人看門的角色去思考,都有各種不同面向的思考邏輯,就以公部門的行政規劃人員與一般大眾的思考就有不同的見解與想像。
我們民眾在門內看見的是我們自己對土地與環境的情感,但對規劃每個公共建設的人員來說,卻是缺乏了這樣深刻的情感融入建設規劃中,令人感覺非常可惜,也對這樣情況下所規劃的建設工程,埋下一個未知的伏筆,他也覺得以公共建設的角度切入,記錄了所有建設的詳細過程;發現為什麼淡水的公共建設會變成現在的模樣,令它覺得很感慨。
接著分享的是徐大哥,他已紀錄淡水河上的一項公共建設為題,拍下最近規劃完成正在整建的淡水沙洲,他說在規劃中縣府將要在淡水河靠近關渡橋的河口填河,引進庄子溪的水;在這邊興建一座與淡水漁人碼頭相似的景觀橋,讓民眾可以走過這坐橋在河口上觀賞水景,但他覺得這樣的建設,其實不是天然的,對我們來說是人造的一種建設與方針,所以對自然環境其實是不好的建設,他說我們生活的範圍與空間裡,淡水的美景是自然天成;不必大費周章的興建這樣不是很必要的建設。
再來曹大哥利用他的空閒時間與上周的外拍,串連成一篇影片記錄;片中紀錄了淡水重建街上的在地人,對土地文化想要保留的情感;以對他們生活改變的歷程完整記錄,從影片中;看見重建街上每個居民串聯的情感,是北部地區鮮少考以看見的,一般人對相互的認識與交流並沒有像重建街上那樣;能夠看見幾位居民坐在自家門口,就能天南地北的聊天和討論;可歆也覺得這樣的情感記錄,感動了他對小時候在奶奶家鄉的感觸,讓大家也覺得這樣的記錄分常深刻的印記在我們心中,曹大哥也說這樣的情感也是外地人很難瞭解與感受到的,非常值得大家討論。
最後則由陳大姐,拍攝淡水的河流景色上的船隻和自然美景所交織而成的美麗遊記;她一開始以淡水的歷史帶入,接著跟著她的腳步,一站一站往前走;慢慢體驗最自然的淡水之美,她從紅樹林出發,走過老街搭上渡船;跟著她讓我們一起慢慢瞭解淡水,有觀音山的陪伴,坐在船舶上能夠看見更多不同的船與不同的景色,在記錄中;陳大姐有感而發的為淡水的不同景象寫下幾篇非常有感覺的詩詞,句句動人,字字美妙;讓我們不知不覺沉醉在美麗的渡船遊記中。
接著家豐和可歆以上周外拍的照片列印後,分成河岸、街道、文化、建築四大區塊;請大家自行挑選照片,為照片編排;並想像出一則影像故事。
徐大哥以淡水過往的繁榮為主題;編排出淡水古時到現今發展的文化歷史脈洛,朱大哥則是以見山又是山為主軸,描述古時的擔糞的一份工作文化,從這個最古的工作擔糞故事串起淡水文化改革的新方向。
陳大姐的故事主題非常有趣,以家豐為主角;為了抓一隻雞,在充滿各種不同建築與文化的淡水街頭,苦命的追著他的公雞,經過重見街、走過古蹟街道,看見文化脈搏,再穿過老街上滿滿的人群,最後來到一攤很有傳統味的肉攤,發現他的公雞已經成為肉攤上販賣品,讓大家覺得這個故事真的非常可愛又有趣,不但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較生硬的文化與歷史架構,又能有別具趣味的故事發展。
最後曹大哥分享淡數地區的麗史足「蹟」,以淡水的古蹟與歷史,建構出一篇充滿歷史文化情感的影像故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